jidongzhimo

[翻译+介绍]个人保存数字信息的方法

琴竹影:

最近微博的清理大家都知道我不多说了,这几年渐渐收紧的趋势我想也都感受得到。所以以下是对美国国会图书馆个人数字信息保存指南的一些翻译和介绍,也包括很多我自己写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一下,作为个人,如何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更好地保存自己的信息。


网络保存是靠不住的。有些网络比其他网络更加靠不住。


 


“太长不看划重点”版:


1. 为什么个人的数字信息保存非常重要?(请至少看这一部分)——因为数字信息真的非常脆弱,没有好好保存的话随时会丢失。


2. 我能做什么?怎么做?——美国国会图书馆给出的四个步骤:确认你想保存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保存信息、建立副本备份。


3. 我应该多长时间做一次信息保存?——最好养成随时做的习惯。每年查看一次已保存的信息,每十年更换一次存储设备。


 


1. 为什么个人的数字信息保存非常重要?


因为数字信息不像书本纸张和各种具有实体的物质。我们在买书的时候可以“买了就等于看了”,因为可以期待这些书即使不看也在有生之年一直存在,至少直到你丢失或者烧掉它。但是网络上的和硬盘里的资源完全依赖于硬件和软件,一旦硬件损坏,软件更新换代,网站关闭,这些资源将会永远丢失。而软硬件的损坏和更新速度之快是不可能让人期待它们一直存在的。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并且是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的内容将会永远丢失。


2008年有一项国外的研究显示网页的平均寿命只有44天。我不清楚十年后这个平均寿命更长还是更短了,长只怕也长得有限。如果举个我们可能更熟悉的例子,纵横道。2016年的时候它底下几十个超链接(大部分是同人or腐向论坛)中大约百分之七八十都已经没法打开。现在,它自己也打不开了。不要觉得网站上的信息会永远存在——我想身在亚文化的大家应该也不会有这种幻想——哪怕网站没有关闭,有些东西也可能会永远丢失。网站上的信息随时会消失,请保存你认为值得保存的东西。


这种易丢失的形式是网络本身和数字存储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此处可以展开一万字以下略。国内外当然也有大型的数字信息存储项目,但是对于亚文化来说,就不要想着能够依靠那些项目进行保存——这些项目的首要保存选择必然是经典资源、官方资源、大型网站、主流媒体,从文化保存的角度来说这种选择并没有错。对个人来说,目前能做的事情就是尽量把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东西保存下来,因为个人保存几乎是这些亚文化内容目前唯一依靠的保存形式。即使你对任何形式的亚文化都不感兴趣,个人数字信息保存也并非毫无意义。我不否认我写这篇东西的初衷是希望大家能够尽力去留存一些什么,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家庭照片、论文文档、工作文件等等同样重要,也同样需要被尽可能良好地保存。


 


2. 我能做什么?怎么做?


美国国会图书馆给出的四个简易步骤:


1.确定你想要保存什么信息。


2.确认什么信息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


3.组织整理这些信息。


4.在不同的地方存放副本。


大家请注意,这四个步骤不仅仅适用于网络信息的保存。这些步骤可以适用于任何你想保存的、对你有意义的文件。


(1)确定你想要保存什么信息。


你想保存的文件在哪里?在电脑?手机?网络?是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吗?你可以在哪里找到这些文件?首先思考一下所有你想要保存的文件。


(2因为个人存储的能力必然有限,所以接着理智地决定一下,什么内容是你必须,或者真的非常非常想要保存的。比方说,保存一整个36文库对一般人来说是不现实的,但你可以把里面最喜欢的20篇文复制成txt存到电脑上。


(3一旦你决定了要保留的内容,你需要把所有这些内容收集到一个地方。可以是创建一个文件夹,或者用一个单独的硬盘。在这个文件夹内可以用其他的文件夹进行分类,比如“视频”“音频”“照片”“文档”。


作为长期的保存计划来说,推荐保持每次新增的文件夹标题一致,或者在文件夹标题中附带日期。


从电脑、手机、网页等地方复制你想要保存的内容到存档文件夹中。如果同一个文件有多个副本或版本,请保存最高质量、更大尺寸的主要版本。


(4将所有想要保存的内容复制到这个文件夹后,备份它的副本。


副本备份可以利用CD、U盘、移动硬盘。美国国会图书馆最推荐的副本存储方式是移动硬盘。当然网盘也可以作为很方便的备份之一,但这几年来的经历告诉我们,网盘也靠不住。不要用网盘作为唯一的备份。


在硬盘中(或者U盘中)复制内容后,将它存储在和你的主存储器不一样的地理位置。作为备份的硬盘最好不要和随身携带办公的硬盘/U盘混用,以免意外丢失。


定期在所有备份中作数据更新,并且至少每十年转移一次存储设备,以防旧的硬盘无法读取。


对于最最重要的文件来说,可以使用打印的形式备份它的副本。毕竟目前纸张的寿命仍旧远远大于数字载体。


重复一下这四个步骤:确认——筛选——保存——备份。


 


3. 我应该多长时间做一次数字保存?


最好养成随时做的习惯,因为你随时都可能遇到你想要保存的信息。而且随时保存可以很大地减少(感知到的)信息整理的工作量。


当然了我自己也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尽力就好,保存信息是为了你自己,文化保存的重任什么的从来不是压在一个两个人身上,不必感到很大的负担或者恐慌,做好自己能做的、想做的事情就足够。


对已保存的文件,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建议是每年查看一次是否有文件损坏,每五年制作一份新的副本,每十年更换一次存储设备。这个时间点并不是严格限定的,但一定要定期查看和转移。一定要有不同的副本备份。


 


 


最后,美国国会图书馆(LCC)个人数字信息保存(PersonalDigital Archiving, PDA)项目的官方网站:


https://www.digitalpreservation.gov/personalarchiving/


在世界各国的个人数字信息保存研究中,公认LCC的这个项目是做得比较成功、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我仅仅介绍了最概要的内容,熟悉英文并对这个项目有兴趣的话可以到网站去查看更多内容。


 




一向作为小透明我也不知道能有多少人看到,假设能帮到一两个我的亲友,那也算成功。


我没法改变世界,我希望至少能留存住一小部分我曾经见过的世界。



评论

热度(107)